口罩、防護服、護目鏡
作為醫護人員的鎧甲備受關注
湖北的產能正逐步上升
2月3日,長江日報記者
進入一家防護服生產車間
探訪在“疫戰”中
另一個如火如荼的“戰場”和“加速度”
進工作區前有4道消毒滅菌程序
在新洲區城北工業園內,防護服是武漢協卓衛生用品有限公司的重點產品之一,設有專門的“手術衣”車間,車間的防護措施非常嚴密。
工作人員蔻大瓊伸出右手食指,在指紋識別儀進行身份驗證后,才能拉開車間的大門。
在車間,一共要經過4次不同的消毒滅菌程序,才能進入核心生產區域。
4次不同消毒滅菌程序
必須腳不沾地穿鞋套
走進車間大門,是員工套鞋套和戴“蘑菇帽”的地方。公司人力資源經理余建橋說,這兩件裝備看似不起眼,但公司有非常嚴格的要求:穿鞋套時雙腳不能沾地、戴“蘑菇帽”時不許露出一根頭發。
員工穿好鞋套,腳不沾地
更衣室換防靜電工作服
蔻大瓊就坐在長凳上,雙腳懸空,穿好無紡布的鞋套穿好,再轉身踩到另一側的地墊上,長發也是仔細盤起,收納在帽子里。鞋、發處理好后,蔻大瓊推開一扇密閉的門,換上防靜電工作服,進入消毒環節。
穿好工作服
雙手徹底殺菌
這個區域有一處水槽,員工用流水和消毒液仔細清洗雙手,用帶有殺菌功能的烘干機烘干雙手,然后涂上一層自動噴灑消毒液,確保雙手徹底殺菌。
全身消毒處理
在進入生產區域之前,工作人員還要接受最后一次消毒。工作人員逐一進入一間如同街頭電話亭的風淋室,接受7秒鐘的消毒處理,而且在消毒過程中,必須自覺張開雙臂,將身體旋轉一周。
穿好防護服進入吸塵房,“凈身”出門
生產區潔凈度堪比手術室
走進“神秘”的生產區,記者仿佛進入了一個偌大的無塵手術室。
數百平方米的廠房內,數十名工人全身穿著防靜電工作服,正在各自不同崗位上奮力工作。
所有員工身穿防護服
令人驚奇的是,這么多的人、衣物在一起,空氣中和地面上卻看不到一點灰塵。
“我們的生產車間的潔凈程度和醫院的無塵手術室差不多”,余建橋說。
潔凈程度到底有多高?余建橋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普通人在室外呼吸的一口新鮮空氣中含有的0.5um直徑灰塵粒就有近百萬個”,而現在無塵車間每一立方米的空氣里面,0.5um直徑灰塵粒整體數量低于10萬個。
5000多針眼全部被密封
余建橋告訴記者,防護服的制作工藝并不簡單,從生產無紡布開始,到成品防護服完成,中間至少有10多道工序,每個環節都不能出紕漏。
一絲不茍
生產現場一道特殊工藝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道工序叫“壓條”,工人用熱合機將特制的壓條材料“焊接”到縫合處。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病菌從針孔滲透進來” ,余建橋說。因為每件防護服都是由合格的無紡布裁剪成裁片拼接,然后根據生產技術、工藝要求縫合在一起的,針孔總數至少在5000個以上,如果不處理這些針孔極有可能成為病菌侵入的通道,危及穿戴人員的安全。
員工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環節
據悉,該公司的防護服此前曾用于抗擊“非典”和埃博拉病毒。
將制作好的防護服打包裝載
4分鐘生產一套防護服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該公司4分鐘生產一套防護服。
員工們正加緊生產
“我們春節只放了一天假就回來上班了”,蔻大瓊說。1月21日放假,第二天就接到通知返廠開工,一直到現在都在加班加點。
生產車間,所有員工身穿防護服,加班加點趕制防護服
據悉,因為任務重,工人們每天基本要從清晨7點工作到晚上11點,余建橋等管理人員每天睡眠時間只有近5個小時,大家都在想辦法提高產能。
員工正抓緊生產防護服
員工每隔2小時就會測量一次體溫,不僅是保證員工健康,也確保產品質量。
據悉,目前該公司已有400多員工投入生產,產能在逐日提高。
每件成品確保“零瑕疵”
“非常時期,我們大幅增加了對產品質量的監控,確保每一件出廠的防護服都沒有瑕疵”,余建橋說。
將加工好的防護服運入產品檢驗口作進一步檢查
保質增量,每道環節都會增加抽檢的頻次,每件成品都會一一檢查,確保“零瑕疵”。現在每個車間的質檢人員數量增至10人。
嚴格把關,不讓一件次品出廠
長江融媒出品 記者:史強 通訊員:揭興旺 攝影:記者金振強 編輯:朱晨穎 校對:胡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