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市場正在回暖
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突破630億元幾成定局,其中破40億元的3部,破20億元的6部,除了一部美國大片,其他均為國產片。這一年,表現最為搶眼的是國慶檔,多部主流國產影片集體崛起,成就了“史上最強國慶檔”。電視劇方面,無論是革命歷史題材還是現實題材都有創新和突破,出現了《老酒館》《破冰行動》《都挺好》等優秀劇集。這一切,都為當下的“影視寒冬論”提供了反證。
去年以來,因為熱錢減少、藝人降薪等原因,一些從業者和媒體有意無意地炒作“影視寒冬來了”。其實所謂的“影視寒冬”,不過是對過去數年行業泡沫的正常擠壓。影視行業的“遇冷”,恰恰肇始于過去數年的“極端過熱”。現在回想起來,那確實是一個熱錢涌動、行業瘋狂的時間段:影視公司豪賭大IP,動輒投資上億;視頻網站以流量為王,紛紛競價爭搶;流量明星片酬天價,趕場到只能“軋戲摳圖”……最常見的制作模式是一位“頂級流量明星”,搭配數位老演員當配角,演一部由網絡小說改編而來的古裝劇。題材以玄幻、穿越、武俠、古裝偶像等居多,劇名則非常大,通常包含“鳳凰”“天下”“乾坤”“蒼穹”等字眼兒……
當影視藝術成為資本游戲,當從業者都以逐利為第一目的,那么劇本的扎實程度、作品的藝術水準必然會大打折扣,觀眾一旦不買賬,相關作品自然難以繼續收割流量和票房,行業重新洗牌也就成為必然。
行業調整期,大IP糊了,流量藝人不靈了,人設崩塌了,曾經紛至沓來的熱錢,也潮水般離場了。與此同時,好作品和好演員也會逐漸浮出水面。我們發現,從去年到今年,真正扎實做好內容的公司,真正磨煉演技、好好拍戲的演員,不但活著,而且活得很好。曾以《瑯琊榜》《歡樂頌》引起關注的正午陽光收縮了藝人經紀業務,心無旁騖地攻主業,近兩年推出了《大江大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挺好》等爆款劇,據行業人士透露,“每一部劇都不愁賣”。
也有媒體統計了2020年待播的97部劇集的相關數據,發現其中有兩部以上待播劇的演員,大部分最近三到五年里都曾出演過高質量的熱播劇,且80%都畢業于中戲、北電、上戲三大專業院校,而非“唱而優則演”“人氣高則演”的流量藝人。
在我看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作品不配位,方致寒冬。夸大其詞的“影視寒冬論”,如果說有積極意義的話,那應是激發行業和觀眾的沉思,讓摳圖、文替無地自容,讓演技、口碑回歸本位,讓每個人的勞動所得對得起其藝術貢獻。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人民群眾審美需求的不斷升級,影視等文娛產業的動態調整必將成為常態。對行業的參與者來說,與其抱殘守缺,空生焦慮,怨天尤人,不如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自己的事情:
一是堅持不懈抓隊伍。文藝行業的競爭,最終看的是誰能出精品,而出精品的依托則是人。梳理近年來比較成功的影視作品,大家會發現“基本都是那幾個團隊做的”。因此,在大眾對五毛特效、面癱式演技零容忍的情況下,能夠在未來培養或綁定數個在執行導演、表演、燈光、特效、配樂、造型、攝像等方面具備高水平的團隊或個人就至關重要。
二是下大力氣抓劇本。“劇本劇本,一劇之本”,劇本能否吸引人,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審美情趣,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作品的前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劇本,就“前后改了66個版本”。過去那種“簡單買個網文,再動輒注水到80多集”的創作觀,顯然已經行不通。
三是本著良心抓制作。近年來“整容式演技”“精良服化道”“每一幀可以當屏保”,成為影視劇的重要宣傳點。然而,實際執行中這些內容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非常大,比如當特效的投入非常大時,制作者往往難以保持匠心,所以作品往往名不副實。今后要想贏得觀眾,靠糊弄和忽悠不行,作品質量必須得過硬。
過去很多表演藝術家經常說“戲比天大”。我想這句話不只適用于演員,同樣適用于影視行業的其他從業者。把戲當“天”,把觀眾當“地”,作品有依托,制作有追求,方能上天入地,頂天立地,早日迎來的行業的春天。
(作者:楊卓遠,系資深媒體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