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沈陽2月7日電 (沈殿成 李晛)“老熊要出院了,當同病房的姐妹們為老熊唱起《我只在乎你》,老熊激動的揮動那只沒打吊瓶的手,好像一名舞臺上的歌者,那么閃閃發光!”7日,是李晶隨遼寧援鄂醫療隊赴武漢的第12天。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 盛京醫院供圖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隊長李晶在她的戰“疫”日記中寫道,78歲的老熊是她所管的七個患者中最重的一個,也是最早出院的一個。“臨走時,老熊給我留了信‘雖然看不到你的臉,但我知道你一定很美!’”
1月26日起,首批遼寧馳援湖北醫療隊、遼寧馳援湖北危重癥患者救治醫療隊、遼寧省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三支隊伍,相繼奔赴前線馳援湖北。
醫療隊隊員易先麗為同事理發。 盛京醫院供圖十幾天過去了,這些在抗疫一線戰斗的隊員堅守其中,在休息時間寫下百字日記,盡管寥寥數語,字跡潦草,但是非常珍貴。
這是遼寧援鄂醫療隊中國醫大四院隊員陳娜的記錄:“今晚是我在武漢蔡甸縣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的第三個夜班,來武漢前就聽說每天要在防護服里待很久,今天我不吃不喝在防護服里連續工作了8小時,感覺其實也沒什么。我們熬得住,再苦再累,一定完成任務!”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護士易先麗說,作為疫情防控的一線人員,將頭發剪短,有利于做好個人防護,輕裝投入抗疫一線。隊員們是緊急馳援,接到任務迅速集結,絕大多數都來不及剪頭發。“現在大家都叫我‘Tony老師’,說盛京醫院的護士真是多才多藝。”
“平時在家常給老公和孩子們剪,我就向理發師借了套工具,給大家理發了。”從晚上五點半到九點半,手法嫻熟的易先麗,剪了整整四個小時,理發人數有二十余位。“其實,所有的付出,都是為了更好地向前沖。”易先麗說。
細讀這些文字,除了一日工作的記錄與總結,更多的是“三道門”背后的患者對健康的向往。
“我穿著防護服,戴著N95,穿過三道門,第一次來到了新冠肺炎的隔離病房!”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的隊員在日記中寫道,“弧形的走廊里,顯得異常的安靜。其實,每個房間里都有患者,他們或者疑似,或者確診,但都非常配合,靜靜地待在自己的房間里,從不輕易出來!”
“下班回來的路上,我看到武漢街邊的樹梢上開滿了紅花,在這樣的冬日里頑強綻放。武漢,它現在生病了,但是有堅強的人民在,它一定會好起來的。”遼寧援鄂醫療隊中國醫大四院隊員方麗卉在日記中寫下了對武漢的祝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