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月6日晚間,樂凱新材披露2019年度業績快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7858.02萬元,同比增長5.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794.06萬元,同比增長4.73%,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6.34%,下降1.20個百分點。主要業績指標基本與前年持平。
公司在公告中還表示,2019年總資產較期初增長11.4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較期初增長11.49%,業務收入保持穩定,利潤和現金流保持較高水平,公司目前經營穩健,財務狀況良好。
不過,由于國內電子火車票的推行,特別是今年春運前后開始爆發的新型肺炎疫情,引發了投資者對于公司依賴熱敏磁票產品收入的擔憂。新浪財經注意到,樂凱新材的業務正面臨被迫轉型的壓力。
防偽材料營收占比超9成 車票無紙化和疫情倒逼轉型
樂凱新材主營業務為熱敏磁票、磁條及磁卡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第一家、也是目前最大的熱敏磁票生產企業。
公司的熱敏磁票產品是一種利用熱敏打印技術的磁介質票據,以磁條為信息載體,能夠記錄和重寫信息,主要應用于交通領域,通常所見的藍色火車票便是公司熱敏磁票的主要應用。
根據公開數據,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樂凱新材來自信息防偽材料(主要是熱敏磁票)的收入分別占到97.41%和93.25%,占比均超過9成,是公司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其余少量收入來自于電子功能材料。
然而,即將到來的車票市場劇烈變動,對高度依賴熱敏磁票銷售的樂凱新材,將帶來頗為嚴重的沖擊。
2018年,中國鐵路科技創新成就展上,12306技術部主任單杏花曾表示,海南鐵路環線車票自11月22日試點實行電子客票,車站窗口不再出具紙質車票,旅客可以持本人身份證在進站口刷證進站。
此前,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在“智能高鐵發展暨京津城際鐵路開通十周年”論壇上也曾表示,電子客票將于2019年起在全國全面推廣。該規劃已在逐步實施中,火車票“無紙化”全面鋪開。
眼下的肺炎疫情使得公司面臨的形式更加嚴峻。
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截至今年2月5日,春運旅客運輸量13.18億人次,同比下降35%,初五以來,每天春運量平均在1300萬左右,下降了80%,春運總量在4億人左右,預計春運后半程總量要下降70%。
鐵路客運下滑更為嚴重,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信息顯示,2月5日當天,全國鐵路共發送旅客119萬人次,同比下降89.4%。
而實際上,若非報銷需要,目前的購票信息單已經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藍色車票。而隨著信息化的不斷加深,未來車票報銷“電子化”后,藍色車票甚至有可能徹底退出市場。
屆時,作為公司主要收入的熱敏磁票產品的銷售壓力將可想而知,樂凱新材業務重心調整迫在眉睫。
IPO項目一推再推最終流產 新項目進度仍需觀察
事實上,面對行業未來的不利變化,樂凱新材也并非沒有察覺和準備。
2015年4月,樂凱新材在創業板掛牌,上市時的募投項目為投資額8053萬元的熱敏磁票生產線擴建項目,以及投資額3100萬元的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預計工期均為12個月。
2017年2月,樂凱新材又公告稱,至2016年末,原熱敏磁票生產線基本達到滿負荷運行狀態,隨著鐵路客運量的不斷增加,熱敏磁票需求量將會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公司決定啟動“熱敏磁票生產線擴建項目”,預計完成時間推遲為2018年12月31日。
然而,這一次項目的變更又未按計劃實施。2019年8月,樂凱新材再次公告,原計劃于2018年12月31日完成的熱敏磁票生產線擴建項目,調整為終止實施。至此,公司IPO時的募投項目,歷經四年半一拖再拖后,最終流產。
終止該項目后,公司將項目資金更改為“電子材料研發及產業基地項目”,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液晶、半導體等領域。
根據公開信息,新建的電子功能材料項目主要包括建設電磁波防護膜、壓力測試膜等研發與生產基地,建設周期為36個月,建成達產后預期可實現產值4億元/年。其中,“樂凱新材電子材料研發及產業基地(一期)項目”預計于2020年12月投產,經初步測算,一期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實現產值1.3億元/年。
不過,調整后的新項目是否能否按期完工、順利達產并形成預期效益,仍有待觀察。
值得一提的是,樂凱新材的高管們自解禁后一直在減持套現。根據互動平臺的信息,公司稱,高管減持主要因其工資水平較低,出于個人資金需求需要套現。
(公司觀察 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