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村里“線上”元宵節熱鬧依舊 活動取消了自種的菜上桌了
今天是元宵節,他們一家沒吃湯圓,主菜是蘿卜燉牛肉,蔬菜都是從自家地里拔的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按照中國民間傳統,人們除了吃象征團圓美滿的元宵、湯圓外,還要賞花燈、猜燈謎、放煙花,舉行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不過,今年受疫情影響,元宵節呈現出少有的“冷清”,但是,記者采訪發現,不少村民都待在家里,用傳統藝術加上傳統餐食,來慶祝這一特別時刻。
元宵節當天,陜西榆林市佳縣泥河溝村安靜祥和。受訪者供圖
“村里的活動全部取消了。”陜西榆林市佳縣泥河溝村創業青年武小斌在電話里告訴記者,按照往年,扭陜北秧歌是泥河溝村慶祝元宵節的保留項目,此外,還有更為獨特的節目“轉九曲”。這是陜北地區古老的民俗活動,通常在正月十五前后舉行,人們相信通過“轉九曲,消災驅病,人活九十九。”今年正月十五這天,擁有千年棗園的泥河溝村,村里村外都顯得安靜而平和。
位于泥河溝村南500公里的河南三門峽市陜州區西張村鎮南溝村,地坑院里一片寧靜。
南溝村剪紙協會會長任更厚告訴記者,“按照原計劃,南溝村是陜州區的元宵節活動舉辦地,準備舉行第四屆花燈節,現在活動都取消了。”任更厚說,“今年村民都不出門,不走親戚,安安靜靜的,村干部在路口把守。”
河南三門峽市陜州區西張村鎮南溝村獨特的黑色剪紙。受訪者供圖
盡管傳統年節活動不辦了,但絲毫沒有影響南溝村剪紙藝人們的創作。據介紹,當地特有的黑色剪紙,成為了人們的平安符。此外,當地還有一個獨特習俗,任更厚告訴記者,“有一個順口溜,說的是‘新春正月二十三,家家門上貼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
從南溝村向東500公里,黃河下游的河北邯鄲市大名縣,正月十五這天,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草編匠人王群英還在她的工作室忙活。她告訴記者,特殊時期,大名縣傳統技藝傳承人都在家里搞創作,通過微信群進行交流,各種門類的藝術活動在網上辦得依舊很火。
非遺傳承人王群英創作的草編作品。受訪者供圖
除了熱鬧的線上交流,傳統美味也沒因為不相聚而缺席。
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寶鏡社區,元宵佳節這天,線上大學正式開課。青神縣婦聯副主席楊芳告訴記者,今天青神縣婦聯、青神縣鄉村婦兒促進會針對元宵節組織了一堂線上課程。“從曬各家的湯圓開始。”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寶鏡社區線上大學,村民做的臘肉湯圓。受訪者供圖
寶鏡社區線上大學的村民們在微信群里看到,同村的葛學剛取下自己制作的臘肉,切成片,在菜板上剁起來。
“臘肉餡的湯圓,香得很。”似乎隔著手機屏幕都能聞到濃香的臘肉味。其他學員們也展示了自家特色湯圓。廚藝之外,村民還共同學習制作燈籠、小桔燈。
四川青神縣寶鏡社區村民制作的小桔燈。受訪者供圖
村民周花群從自家院子里的柚子樹上摘下最大個的,制作了柚子燈,用水果刀刻出“中國加油”的字樣。盡管之前準備的所有慶祝活動都取消了,借助互聯網,今年村民元宵節過得有滋有味。
在村里大飽口福的,還有留在湖北荊州市江陵縣馬家寨鄉楊淵村的李平夫婦。今天是元宵節,他們一家沒吃湯圓,主菜是蘿卜燉牛肉,辣椒炒毛肚等。小兩口告訴記者,蔬菜都是從自家地里拔的,味道鮮美。
元宵佳節,湖北江陵楊淵村普通村民家里的一餐,蔬菜是自家種的。受訪者供圖
對于元宵節是否一定要吃元宵或湯圓,北京烹飪協會副秘書長王云表示,“湯圓屬于小吃類,可以適當品嘗,但不宜多吃。立春時節,從春季養生和增強免疫力的角度,提倡多吃菠菜、韭菜等粗纖維蔬菜,用傳統的餃子、包子等方式做,餡料除了蔬菜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偏好,添加雞蛋、肉末、粉絲等食材。”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編輯 張樹婧?校對?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