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粵開策略|大勢研判:超跌反彈后市場如何演繹
來源: 粵開崇利論市
如何看待本輪市場調整
從技術的角度看,滬指跌破了去年8月初的重要支撐位,但更加代表核心資產的滬深300與上證50依然獲得有效支撐,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強勢指數創業板則只是上漲中繼的一波調整。所以,我們認為本輪調整依然是2019年開始的牛市周期的延續。
(一)過度調整后的反彈:估值和資金面的視角
受到事件性因素的影響,市場出現了調整,但滬指一舉擊破2700點,短期看顯然是非理性的。從估值、流動性和情緒面看,2月4日以后的反彈實屬應當。
從市場估值的角度看,2月3日滬深300的估值只有約11倍,處于2011年以來35%分位水平,市場估值處于偏低水平。
我們從股債性價比來看,更能凸顯股市估值的優越性。在股市調整之際,債券利率卻在不斷下行,10年期國債利率12月下旬以來已經下降了40bp。2月3日,股債收益比達到了2.3,回到了2018年底的水平。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一旦股債收益比達到2.3-2.5,都意味著股市相對于債券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從資金配置的角度,將會有大量的資金從債券轉向股市。
從資金面的角度看,在市場調整之際,趨向價值投資且行為更為理性的北上資金依然大幅買入,本周北上資金凈流入300億元。而且有大量保險資金入市,數十家基金公司也宣布自購旗下偏股型基金。
(二)強者恒強,科技股引領反彈
在節后第一天市場出現調整,此后幾個交易日的反彈則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價值和消費板塊受到冷落,科技股則一騎絕塵,創業板更是創下新高。
其一,科技板塊基本不受此次事件性因素的影響,一些醫藥細分板塊甚至還直接受益。
其二,自2019年8月以來的上升行情中,科技股和創業板就是龍頭,業績的爆發和正向邏輯的不斷展開,使它成為翻倍股的聚集地。正如我們此前在報告《一文讀懂年報預告,創業板緣何成做多旗幟(龍頭全梳理)》中指出的,從業績預告看,創業板四季度業績顯著回升。而像半導體、無線耳機產業鏈、特斯拉產業鏈等都是活躍了近半年的科技主線,景氣度持續攀升。
也就是說,當前科技和成長強勁反彈的演繹邏輯只是去年下半年的延續,隨著市場風險偏好的下降,資金更加扎堆于這些正向邏輯更充分的板塊。
2003年春季行情是“五朵金花”領漲,雖然受到了非典因素的干擾,但事件平復之后,“五朵金花”的行情甚至延續到了當年的下半年。同理,目前的事件性因素也并不會改變科技和成長強勢的邏輯。
大勢研判:靜待事件性因素緩和及逆周期政策發力
(一)全國兩會是重要的政策窗口
面對事件性因素的沖擊,政策上已經開始積極應對。央行等部委要求銀行提供專項低息貸款。國常會要求財政對醫療防控物質和生活必需品相關重點企業提供貸款貼息,對防疫物資生成、公共交通、物流和生活服務等行業定向減稅降費。
2月3日,央行已經下調了逆回購利率10bp。2月7日,央行副行長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下次MLF利率和2月20日的LPR大概率會下行”。
經濟在經歷事件性因素波瀾之后,無疑需要更大的逆周期政策來支持恢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2月3日召開會議強調,“要密切監測經濟運行狀況,圍繞做好‘六穩’工作,做好應對各種復雜困難局面的準備”。
按原有的時間安排,3月初將召開全國兩會,是重要的逆周期發力時間窗口。
(二)配置建議:科技與醫藥優先
面對短期的超跌反彈,我們仍然不可掉以輕心,倉位上不宜過重。在配置上我們給出幾條主線。
主線之一,右側布局科技與醫藥。對此次事件性因素的相對免疫,而且有著姣好的業績與正向邏輯,仍然是市場資金的主線。特斯拉產業鏈、面板、蘋果產業鏈及游戲等板塊尤其值得關注。
主線之二,左側布局消費與周期。耐用品消費和制造業受到復工的影響,短期業績受到一定的沖擊。但隨著事件性因素得到控制,復工會逐步彌補短暫缺失的需求。如果再加上未來可能存在的逆周期政策加力,這些板塊存在需求補償性恢復的驅動。
風險提示:外部環境惡化,政策寬松不及預期,經濟再度下行
以下為正文部分
受到事件性因素的擾動,市場出現了較大的調整。2月3日滬指下跌7.7%,2月4日再度大幅低開,一度下探至2685點。短期擾動之后市場也迅速出現了反彈,四個交易日滬指從底部反彈近200點。其中創業板反彈尤為強勢,已經創下調整前的新高。
本輪市場的下跌以及近期的超跌反彈呈現哪些特點?后續行情演進的主要矛盾在哪里,應該如何配置?本文將試圖回答這些投資者較為關心的問題。
一、如何看待本輪市場調整
從技術的角度看,滬指跌破了去年8月初的重要支撐位,但更加代表核心資產的滬深300與上證50依然獲得有效支撐,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強勢指數創業板則只是上漲中繼的一波調整。所以,我們認為本輪調整依然是2019年開始的牛市周期的延續。
(一)過度調整后的反彈:估值和資金面的視角
受到事件性因素的影響,市場出現了調整,但滬指一舉擊破2700點,短期看顯然是非理性的。從估值、流動性和情緒面看,2月4日以后的反彈實屬應當。
從市場估值的角度看,2月3日滬深300的估值只有約11倍,處于2011年以來35%分位水平,市場估值處于偏低水平。
我們從股債性價比來看,更能凸顯股市估值的優越性。在股市調整之際,債券利率卻在不斷下行,10年期國債利率12月下旬以來已經下降了40bp。2月3日,股債收益比達到了2.3,回到了2018年底的水平。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一旦股債收益比達到2.3-2.5,都意味著股市相對于債券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從資金配置的角度,將會有大量的資金從債券轉向股市。
從資金面的角度看,在市場調整之際,趨向價值投資且行為更為理性的北上資金依然大幅買入,本周北上資金凈流入300億元。而且有大量保險資金入市,數十家基金公司也宣布自購旗下偏股型基金。
(二)強者恒強,科技股引領反彈
在節后第一天市場出現調整,此后幾個交易日的反彈則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價值和消費板塊受到冷落,科技股則一騎絕塵,創業板更是創下新高。
其一,科技板塊基本不受此次事件性因素的影響,一些醫藥細分板塊甚至還直接受益。
其二,自2019年8月以來的上升行情中,科技股和創業板就是龍頭,業績的爆發和正向邏輯的不斷展開,使它成為翻倍股的聚集地。正如我們此前在報告《一文讀懂年報預告,創業板緣何成做多旗幟(龍頭全梳理)》中指出的,從業績預告看,創業板四季度業績顯著回升。而像半導體、無線耳機產業鏈、特斯拉產業鏈等都是活躍了近半年的科技主線,景氣度持續攀升。
也就是說,當前科技和成長強勁反彈的演繹邏輯只是去年下半年的延續,隨著市場風險偏好的下降,資金更加扎堆于這些正向邏輯更充分的板塊。
2003年春季行情是“五朵金花”領漲,雖然受到了非典的干擾,但事件平復之后,“五朵金花”的行情甚至延續到了當年的下半年。同理,目前的事件性因素也并不會改變科技和成長強勢的邏輯。
二、大勢研判:靜待事件性因素緩和及逆周期政策發力
市場調整之后迅速出現了近200點的大反彈,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事件性因素對市場的沖擊是短期的,并不會改變中長期市場的主要趨勢和邏輯,A股的情緒將逐漸從恐慌回歸到理性。
(一)全國兩會是重要的政策窗口
面對事件性因素的沖擊,政策上已經開始積極應對。央行等部委要求銀行提供專項低息貸款。國常會要求財政對醫療防控物質和生活必需品相關重點企業提供貸款貼息,對防疫物資生成、公共交通、物流和生活服務等行業定向減稅降費。
2月3日,央行已經下調了逆回購利率10bp。2月7日,央行副行長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下次MLF利率和2月20日的LPR大概率會下行”。
經濟在經歷事件性因素的波瀾之后,無疑需要更大的逆周期政策來支持恢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2月3日召開會議強調,“要密切監測經濟運行狀況,圍繞做好‘六穩’工作,做好應對各種復雜困難局面的準備”。
按原有的時間安排,3月初將召開全國兩會,是重要的逆周期發力時間窗口。
(二)配置建議:科技與醫藥優先
面對短期的超跌反彈,我們仍然不可掉以輕心,倉位上不宜過重。在配置上我們給出幾條主線。
主線之一,右側布局科技與醫藥。對此次事件性因素的相對免疫,而且有著姣好的業績與正向邏輯,仍然是市場資金的主線。特斯拉產業鏈、面板、蘋果產業鏈及游戲等板塊尤其值得關注。
主線之二,左側布局消費與周期。耐用品消費和制造業受到復工的影響,短期業績受到一定的沖擊。但隨著事件性因素得到控制,復工會逐步彌補短暫缺失的需求。如果再加上未來可能存在的逆周期政策加力,這些板塊存在需求補償性恢復的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