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買銀行理財”,鼠年春節,您是否買到了心儀的銀行理財產品呢?其實,很多人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都會看到產品顯示的風險等級,如R1、R2、R3、R4、R5等標注。這到底是什么含義?銀行理財產品為何要劃分風險等級呢?
理財專家表示,投資理財有風險,購買還需謹慎。在投資理財中,高收益和高風險往往相伴而生,對銀行理財產品而言也同樣如此。杭州銀行we理財工作人員說:“在國內,一般銀行將理財產品風險由低到高分為R1(保守型)、R2(穩健型)、R3(平衡型)、R4(成長型)、R5(進取型)五個級別。”
其中,R1(保守型)是指產品總體風險程度低,收益波動小,產品本金安全性高,收益不能實現的可能性很小。
R2(穩健型)是指產品總體風險程度較低,收益波動較小,雖然存在一些可能對產品本金和收益安全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但產品本金出現損失的可能性較小。
R3(平衡型)是指產品總體風險程度適中,收益存在一定波動,產品本金出現損失的可能性不容忽視。
R4(成長型)是指產品總體風險程度較高,收益波動較明顯,產品本金出現損失的可能性高。
R5(進取型)是指產品總體風險程度高,收益波動明顯,產品本金出現損失的可能性很高,產品本金出現全部損失的可能性不容忽視。
等級這么多,投資者該怎么選擇呢?上述杭州銀行we理財工作人員表示,“一般來說,第一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銀行都會要求投資者作風險測評,也就是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可千萬別小看這個風險測評,它是每個投資者在投資理財前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它可以讓投資者預估出自己可以承受住多大的風險,也就是有多大能力承擔風險,并以此來購買與風險等級相對應的銀行理財產品”。
簡單來說,風險承受能力是指能承受多大的投資損失而不至于影響正常生活。風險承受能力要綜合衡量,與個人資產狀況、家庭情況、工作情況等都有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是理財子公司元年,截至2019年末,共有35家銀行擬/已成立理財子公司,其中11家獲批開業,6家獲批籌建。與傳統銀行相比,理財子公司首次購買面簽放開,允許客戶通過電子渠道作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此前個人投資者首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必須親自到銀行網點作風險評估。毫無疑問,未來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體驗也會更好。
業內專家表示:“風險測評一定要獨立完成,千萬不要輕信任何人的建議,以免買到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的產品,造成難以挽救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