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不知從何時起,已經成為中老年人,甚至是二三十歲年輕人所追逐的"潮流"。似乎保健,就能健康。湯臣倍健可以算是A股保健品行業的龍頭企業了,不管是線上各大網購平臺,還是線下大小連鎖藥店,到處都能看到湯臣倍健的身影。
就是這個保健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卻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給了投資者一個"暴擊"。2019年12月31日,湯臣倍健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2019年預虧達3.65-3.7億元,這是湯臣倍健上市十年以來,第一次業績虧損。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預計提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總計約15.4-16.4億元。
消息一出,滿座嘩然。那么,湯臣倍健計提15億商譽減值準備的原因是什么?2019年虧損,是否代表湯臣倍健盈利能力出現問題呢?
一、業績增長一向穩定的湯臣倍健,怎會突然爆雷?
從歷年的業績情況,我們可以看出湯臣倍健營收和歸母凈利潤的增幅有所波動,但總額一直持續增加。2009年-2019年三季度,湯臣倍健的營業收入從2.05億元,增長至43.8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2.10%;歸母凈利潤從有0.52億元,增長至11.9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2.93%。正因上市十年從未出現過虧損,才使得所有股民覺得匪夷所思。
從湯臣倍健公布的業績預告中,我們可以看到,除去計提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該公司為盈利狀態,預計盈利100萬-110萬。那么這價值15-16億的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到底出自何處呢?
公告中解釋稱,2019年Life-Space Group Pty Ltd(下稱"LSG")在澳洲市場的業務未達成預期,給公司業績帶來較大不利影響,因此預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10億元,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約5-6億元。而造成LSG業績不達預期的主要原因在于《電商法》的實施,對于海外代購影響很大,這直接影響了LSG在中國的銷售量。
商譽爆雷的背后必有溢價收購的影子,湯臣倍健也不例外。為賬面價值凈資產1.06億元的LSG支付了35.14億元的"天價"收購費,溢價高達34倍!其實在支付尾款之前,湯臣倍健也有所猶豫,跟LSG協商:最終的收購價格取決于2018年LSG的業績。結果就是,LSG大量向經銷商壓貨,制造"虛假繁榮"。
個人感覺,湯臣倍健斥巨資收購LSG,有點效仿合生元收購澳洲著名保健品牌Swisse的意思,但畫虎不成反類犬,合生元收購的Swisse在國內認可度很高,賺得盆滿缽滿,湯臣倍健卻落得業績虧損的局面。
二、業績虧損的背后,湯臣倍健盈利能力是否受損?
上文我們分析了湯臣倍健的業績增長情況是比較穩健的,我們再來看一下湯臣倍健的盈利能力。
第一是攤薄資產收益率,它是衡量資產能帶來多少收益的尺子。上市之后,湯臣倍健凈資產收益率迅速"變臉",從2009年的48.76%到2010年5.67%,之后一直保持15.45%的平均水平,高于同行業的東阿阿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第二是毛利率,它是衡量賺錢能力的重要指標。湯臣倍健的毛利率一直維持在65%左右水平,超過同行業平均水平,比H西王食品的毛利率都高,說明湯臣倍健扣除成本以外的凈利潤較高,賺錢能力比同行強。
第三是銷售費用/總營業收入的比值,該值是衡量銷售費用對營業收入的影響,湯臣倍健的銷售費用較高,2019年前三季度花費12.12億元,2018年12.80億元,銷售費用與營業成本相差無幾。銷售費用率的平均值也都在26.14%,如果適當削減銷售費用,或者投入到原材料上,能夠進一步釋放利潤,提高商品質量。
第四是湯臣倍健的市場占有率,從其所占的市場份額就能看出該公司的市場地位,繼而也能判斷其未來的盈利空間。就目前數據來看,湯臣倍健的市占率和無極限難分伯仲,中國的保健品市場很廣闊,尤其是人口老齡化現象導致需求較大,誰能更加迎合消費者喜好,誰就能進一步擴大市占率。
三、2019中期,高管、機構提前"跳船"
說好的一起"同富貴,共患難",董監高卻扎堆減持,提前跳下"沉船"?今年上半年,湯臣倍健的董監高減持均價都在21元以上,接近湯臣倍健2019年股價最高點,共計套現9.04億元,莫非是預估到股價要跌,業績要虧?此舉耐人尋味。
董監高大幅減持,機構也受不了了。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湯臣倍健機構持股比例高達31.64%,到了三季度末,該數據僅為19.53%,機構投資者第三季度拋售了1.07億股。
四、總結
湯臣倍健總體來說,雖然本年年度業績爆雷,計提巨額商譽損失,溢價34倍收購LSG,但是其自身盈利指標表現良好,甚至略高于同行。長遠來看,如果LSG業績回穩,湯臣倍健的業績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從2018年來,保健品行業形勢不太樂觀,今年八月醫保卡禁刷保健品對于湯臣倍健的營收也帶來一定沖擊。2020,湯臣倍健,道阻且長!
作者:小北讀財報鏈接:xueqiu/1830902728/140816158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