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備受矚目的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已經正式投入使用。兩個醫院的醫療廢水和醫療廢物會不會造成污染是很多人關注的問題。雖然建設任務緊急,但在設計醫院的時候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就同時考慮進去了,嚴格按照醫療廢水處理規范和相關要求建設。
以火神山醫院為例,污水、雨水、醫療垃圾三者均單獨收集處理不會排湖。污水、雨水收集處理達標后再進入市政管網。醫療垃圾收集起來后,不出院門即可安全處置,因為在醫院院內直接安了兩臺焚燒爐。
火神山醫院的廢水從排出到處理合格要經過7道嚴格的工序,消毒處理達5個小時。首先在院區內全封閉收集和預消毒處理,之后會到所在的污水處理站進行生化處理和再消毒處理。經系統檢測合格后才會排入市政管網,剩余的污泥還會進行濃縮、脫水,進而進行污泥處置。
為了以防萬一,火神山醫院配備了兩組污水處理系統,一用一備,單組設備每天可處置800~1000噸污水。在一組系統發生故障或進行檢修時,仍有一組系統可以用,實現“雙保險”。
醫療廢水處理問題解決了,但是醫院的廢水會滲透到地下嗎?答案是,不會。我們能想到的問題建設者已經都想到了。在火神山醫院建設之初,醫院地塊2.5萬平方米地下利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滲膜給穿上了“防護服”不讓一滴污水進入地下。雨水都要全收集全消毒,不會污染周圍環境和湖泊。
雷神山醫院情況如何?基本上采用同樣的方式,都是進行嚴格的兩次消毒處理再進行排放。為避免污水暴露至空氣,第一時間將污水收集至密閉儲罐,然后再進行二級強化消毒、二級生化處理等工藝處理達標排放。
另外,火神山醫院還建設了在線監測站房,確保設施正常運行、污水達標排放。兩所醫院全部投用。生態環境部門將會進一步加強監管,嚴防死守疫情的最后一道關卡。
來源:環保科普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