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12日電 題:如何卸下病毒“狡猾”的面具?
作者 黃鈺欽 李京澤
電子顯微鏡之下,直徑0.1微米左右的畸形圓球,看起來并不可怕。
這是新型冠狀病毒放大上千倍后的樣子,病毒包膜上形似日冕的棘突與“冠狀”二字尤為貼切。如今,由這個畸形圓球引起的肺炎疫情,在全球已造成上千人死亡,數萬人感染。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各國專家也接連對病毒展開研究分析。迄今為止,除本次在武漢引起病毒性肺炎暴發疫情的新的冠狀病毒外,共發現6種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中新社記者 李叢 制圖沒人知道它具體從何處開始,也沒人敢斷定它終將如何結束。人們凝視著顯微鏡下的圖像,不斷探索著其中的秘密,亦感嘆著——病毒“狡猾”。
如果梳理出一條病毒感染人體的“時間線”,可以清楚發現:新冠病毒尚在體外時,即開始尋找著進入人體所需要的細胞受體。
不幸的是,含有大量黏膜細胞的眼皮、口腔、鼻腔成為天然途徑。病毒通過鼻腔和口腔進入到人體咽喉,可以進一步蔓延至氣管及更細的支氣管,進而到達肺泡,形成肺組織感染。
一切并非在瞬間發生,病毒具有狡猾的潛伏期。中國國家衛健委1月27日發布的第四版診療方案中,首次增加對“潛伏期”的描述,指出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潛伏期一般為3至7天,最長不超過14天。
此后,有關“潛伏期”的討論一直成為焦點。2月9日,有媒體報道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團隊研究稱,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一時之間,輿論嘩然。隨后,鐘南山院士回應澄清,在所研究的1099個患者案例中,真正敘述有24天的病人只有1例,以僅有的1例患者報道的時間,作為疾病最長潛伏期“不夠科學”。
病毒之狡猾,在于潛伏期絕非安全期,其在潛伏期即具有傳播能力,所以傳染性時間較長。1月26日,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從觀察情況看,病毒潛伏期大約在10天左右,最短的潛伏期有1天發病,最長的潛伏期是14天,“潛伏期具有傳染性,這與SARS有很大的不同”。
潛伏期過后,癥狀開始顯現。當目光重新聚焦“時間線”,病毒蔓延至氣管,進而抵達肺泡,人們開始產生干咳癥狀和胸悶的感覺。
“如果病人出現干咳癥狀,則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病毒突破氣管、支氣管部位的防線,侵入到了肺泡,肺泡部位的免疫細胞,同樣會被激活。”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副所長黃波解釋說。
隨著免疫細胞激活,炎癥因子釋放,人們的體溫上升,出現發燒、肌肉關節酸痛。“發熱反應其實也屬于人體的一種保護機制。”黃波說,“一方面過高溫度能夠抑制病毒復制。另一方面,溫度升高能夠增強免疫細胞的防御能力。”因此,發燒、干咳、胸悶等癥狀成為判斷新冠肺炎的初步依據。
然而,病毒狡猾,癥狀隱蔽。隨著疫情擴散,中國各地開始出現無癥狀感染者,即無臨床癥狀,但病毒檢測呈陽性。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3日,已有遼寧、浙江、山東等至少7地出現無癥狀感染者。
2月5日,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第五版診療方案中,首次提出無癥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2月9日,一名廣西醫師被確診感染,其在接觸過新冠肺炎患者后,曾連續16天未出現發熱、咳嗽、腹瀉等癥狀。
正當人們開始重新審視無癥狀患者時,病毒狡猾使得核酸檢測“假陰性”現象頻發。在那條“時間線”上,隨著肺部感染,大量病毒在肺里繁殖釋放,造成肺部炎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說,“這時上呼吸道的病毒量有可能就少了,因為呼吸道黏膜本身有一定免疫狀態。天然免疫發揮作用,上呼吸道檢測有可能就是陰性。”
此外,面對狡猾的病毒,人們對易感人群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兒童究竟易不易感”是疫情發生之初就受到普遍關注的問題。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第一版診療方案中,提出“患者年齡集中在40—60歲,暫未發現兒童患者”。
其后,隨著9歲至9個月的幼兒患者相繼出現,診療方案第四版增加在易感人群中增加“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較重,兒童及嬰幼兒也有發病”,第五版則刪除了后一句,只保留“人群普遍易感”,其間意義不言自明。
“時間線”上的最后一環是“傳播”。新冠病毒傳播方式多樣,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為主,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雖有待進一步確認,但已引起公眾高度警惕。
噴嚏中產生10000個以上的飛沫最遠傳到8米之外,咳嗽產生1000個以上飛沫最遠達到6米,在人們平靜地說話交談中,每分鐘大概會產生500粒飛沫。新冠肺炎患者產生的飛沫裹挾病毒,尋找著進入人體的細胞受體,“時間線”即將再次從第一環開始。
面對病毒“狡猾”,人們會不斷回想起那直徑0.1微米左右的畸形圓球,發現自己在凝視病毒時,病毒也在凝視自己。惟其如此,人們逼迫著自身不斷加深對病毒的認識,從診療方案一版版出臺,到專家發布會一次次釋惑,人們愈發清楚地知道:對病毒認識每加深一步,防控措施則更緊一層,勝利之日亦將更早一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