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夜班回來,進門消毒,洗澡,換衣,差不多折騰快1小時,第一時間沒有躺下休息,而是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機和家人朋友視頻,報平安。這基本是每個隊員下班回來后必做的一件事。
今天是到武漢的第5天,特地向關心我們的親友道聲:一切安好!
朋友看到我們出征照片,開玩笑說:你們怎么看起來沒有電視上說的那么“悲壯”?
確實,雖然戴著口罩,但還是可以看出每個人都帶著“淡定”的微笑。真的不怕嗎?我們此次支援的是武漢協和醫院,定點收治重癥新冠肺炎患者。去多久?那邊疫情怎么樣?物資充足嗎?出征前的門診大廳,隊友們與親友道別,我在一旁強掩著內心不安,慶幸老公還在衡陽醫院支援,家人也都在農村老家,沒有機會當面道別,也免了送別時的傷感和他們的擔憂。
到武漢第二天下午,我們就接到通知,馬上要進院開展工作。才短短幾天,我們湘雅團隊所在的病區已經收治了近百名重癥患者,呼吸機、床旁血透......戰斗已經開始了。在這里不論年資,沒有特殊情況,教授們都親臨一線,和大家一樣輪流倒夜班。
幾個小時就收治幾十個病人,這種勞動強度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但工作中大家親密協作,內場外場配合密切,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著。雖然是完全陌生的工作地點,但大家紛紛獻計獻策,總結經驗,短短幾天就建立了完整流暢的工作流程和診療方案。雖然來自于不同科室,但大家卻像合作了很久的伙伴。穿脫防護服是最關鍵的保障,大家都互相幫助細心檢查,確保每一個人的安全;交接班時大家都會互相打氣加油,雖然隔著防護服,看不到表情,但還是可以感受到大家飽滿的士氣。
雖然我們在疫區一線,但身后有無數關心支持我們的親友;在身邊有一群精誠協作的戰友。現在可以更好地回答朋友的疑問了,為什么出征前沒有那么悲壯,因為我們要微笑著出發,也一定也要笑著平安回來!
還記得最開始支援急診發熱門診時,科室要我們想一句抗疫宣言,當時想了一句“助力防疫,不負白衣”。現在還想再加一句“不負親友,一切安好”。
協和醫院醫生辦公室看到的2月11日凌晨的武漢
隔離病房外的“院士理發室”
2月11日 武漢同濟醫院 陰
李剛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北醫三院普通外科主治醫師
來到武漢第5天了,值完兩個班后,心里的緊張與焦慮有所消退。
雖然大年初五就報名申請前來武漢支援,也被列入院內第三梯隊候命,并進行了培訓,但一直沒有接到院里啟程的通知。2月6日下午接到醫務處通知,收拾行李、再次培訓,當晚出發去機場,第二天一早飛往武漢。
愛人雖然擔心,但非常支持,反復囑咐我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收拾行李時,兒子和女兒跑過來問:“爸爸,你要出差嗎?”我低頭告訴他們:“爸爸要去武漢打倒病毒。”
兩個小家伙從年前就開始被“禁足”,在家憋得夠嗆,每次想出去玩,我就會告訴他們外邊有冠狀病毒,所以他們早就知道了冠狀病毒很可怕,武漢的病毒很嚴重。
兒子突然抱著我的腿說:“我不想讓你去武漢,那邊病毒太厲害了。”哎呀,真感動,昨天他搗蛋給我留的壞印象都沒了。
這是個親子教育的好時機。我蹲下來,摸著兩個小家伙的臉蛋,告訴他們:爸爸是醫生,要治病救人,武漢有很多像你們一樣的小朋友被病毒威脅著,醫生們要去武漢打敗病毒。女兒雖然還小,但是懂事地點點頭:“我讓媽媽陪著我。”兒子看到“大勢已去”,也攔不住我了,開心地說:“爸爸你要加油。”
來到醫院,感染管理科的老師們對我們進行了再次培訓,反復強調自我防護的重要性,穿脫隔離衣的動作要領。院領導召開出征前的動員大會,給大家鼓勁。科室領導們反復囑咐我們做好自身防護,保護好自己才能救治更多患者。
雖然醫院已經準備了物資,科室還是購買了很多生活必需品“塞”給我們。
登機后發了一個朋友圈:北京,等我回來~”。給自己鼓鼓勁,不想讓父母和親人們擔心,設置為自己可見模式。
到達酒店,喬杰院長早早等著迎接我們。當天沈寧副院長、袁曉寧副主任和葛慶崗隊長第一時間召集大家,給我們講新冠肺炎的知識,并進行了防護培訓。為了降低感染風險,喬杰院長和袁曉寧副主任還開了“院士理發室”,負責給大家剪頭發。金牌理發師“托尼·喬”和“托尼·袁的手藝”得到大家認可,短暫的歡樂時光也讓大家緊張的心情放松了一些。
考慮父母年紀大了,不想讓他們擔心,所以來武漢一直沒有告知。下午爸媽撥打我手機3次,沒想好怎么回復,一直沒敢接。第二天一早,爸爸發來微信:“爸媽知道了,注意保護自己,你是我們的驕傲,全家給你祈福,盼著你平安回家”。瞬間淚目......
我們在同濟醫院中法新院區新開了一個病區,第一批抵達的領導們制定了相應的新冠肺炎治療方案,第一批小伙伴們建立了問診模板、病歷模板、醫囑模板,總結了相關的注意事項,提高了工作效率,這讓我這個外科醫生成長很快,向開荒者致敬,果然三院人到哪里都不會慫。
病毒很可怕,但我們比病毒更強大
2月11日 武漢同濟醫院 陰
李蕊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科護士
今天我是上午9點到下午3點的班次。早上7:50坐車出發,下午4:30回到酒店。這是我的第二個班。整整9個小時不吃不喝,本想著早上多吃點,省得下午餓,可是又不敢多吃,怕上廁所。所以我知道為什么說我們是戰士了,可能因為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吧。
從第一次進病房的手忙腳亂到今天第二次的井井有條,覺得人的潛力是無限的。
早上定了7點的鬧鈴,結果五點半就醒了,醒了就睡不著了,一直在想怎么才能把病房安排有序,讓工作更加順暢。
結果今天我們組表現特別棒!組長夏云霞老師負責外面的主班工作,我負責里面病房的安排和主班工作。我把兩個男生分配成前后組的組長。兩個小伙子雖然年齡不大可是業務都特別棒。前組病人相對較輕,給前組分配了高海紅老師。后組病人相對較重,把張慧敏老師和申夢蘭老師分到了后組。這樣2:3的工作,臨時有事還會互相幫忙。
今天的工作量還是很大,有治療、有生活護理、有呼吸機、監護記錄、有臨時性的各種事。北醫三院的培養潛移默化的融入了我們的工作細節中。
我曾經說過,當你覺得現在很難的時候那是在成長,不要怕,咬牙過去了,你就會更上層樓。昨天我們還覺得病毒很可怕,今天我們覺得我們大家在一起比病毒更強大!
希望武漢如我名字中的“晗”一樣
2月10日 武漢同濟醫院 小雨
高東晗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北醫三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護士
凌晨3點,是我們七組第一次進駐病房的時間。雖是凌晨,但大家都毫無困意。
1點50,酒店大堂集合,2點出發,3點鐘準時穿戴防護服完畢。作為七組的副隊,又是男生,我主動請戰帶著我的四個伙伴第一批進入。
剛進病房腦子一片混亂,不熟悉的環境,一次未見過的病人,讓我心里一下沒有了底。但我不敢表露,也不能表現出來。我身后還有四個隊員在等我下達任務,迅速捋清病人情況,馬上分配組內工作,病區分為前組后組,王朋朋老師帶一人負責前組病情穩定病人,后組我帶兩人負責。交接重點,特殊治療,危重上機病人床旁交班,完全都是平時在ICU正常的交接流程,腦子逐漸從混沌中清醒。
剛剛交班完畢,接到通知馬上要收治病人,迅速集結隊員準備戰斗,聽說里面工作忙,夏老師給力地派進張余和孫琦幫助我們。孫琦負責呼吸機病人的巡視記錄,床旁工作做到極致。張余收治新病人,雖然我擔心他年紀小,人高馬大粗線條,但工作重點卻抓的很準,能馬上對新病人完成所有信息的搜索匯總交給主班老師,兩小時就收了五個重病人!對于第一次進入病房真的很不容易。
忙忙碌碌三小時飛馳而過,夏老師進來接班,我卻發現他們只進來三個人,詢問后得知防護用具告急,隊員沒有防護用品,無法進入病房!我再次主動請戰留下來,幫助夏老師完成接下來的三小時戰斗。
病人危重,病情瞬息萬變,28床心衰,需要利尿,無創氧濃度100%無法脫機上廁所。與田慈溝通馬上安排給予病人留置尿管;30床小無創氧合維持不住,改大無創,備機,連管路,調參數,佩戴,開機,成功上機……
早上九點,超哥組進來接班時我的內穿衣全部濕透,護目鏡都是霧水,早已看不清。連續奮斗六小時,10小時未進食水,未上廁所,第一組班的工作以凌晨開始,以天明結束。
希望武漢如我的名字中“晗”的注解一樣——天將明,早日迎來出晨的第一縷陽光。
來源: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 實習記者 代小佩 約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