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張藝謀導演的新作《懸崖之上》,我產生了一個非常感性且直觀的疑問:明明影片完成度可以,劇本也較為扎實,主演中除了劉浩存小姑娘那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哭戲演法有待商榷外,其他幾位的表現堪稱精彩,但為什么我總覺得這部諜戰片有些不溫不火,遠不如《潛伏》《風箏》等諜戰劇來得扣人心弦、波瀾迭起呢?
老實說,《懸崖之上》的懸疑感不是很強,我方敵方,一目了然。故事的講述也沒采用什么新穎獨特的手法,而是老老實實走了一條常規路線:空降到林海雪原的四名共產黨特工,分成兩組,來執行一項“烏特拉行動”——將能以親身經歷揭發日本反人類實驗的人證找到,并護送其出境。然而,由于叛徒出賣,其實從我方特工降落到地面的那一刻起,他們就陷入偽滿特務事先布下的天羅地網之中。由此,劇情迅速復雜化。一方面,張憲臣、王郁、楚良、小蘭這幾名特工要竭盡全力完成任務,另一方面,他們還得在事成之后,全身而退。
那么電影為什么會給我“不溫不火”的感覺呢?其一,從演員角度而論,飾演潛伏人員周乙的于和偉,演技可以說相當出眾,眼角眉梢都是戲,對人物內心的幽微變化也有精準把握。可囿于劇本安排,他必須和其他演員在戲份上平分秋色。所以哪怕他在接受張憲臣臨死囑托、和楚良“槍戰對峙”、于電影海報上冒險打鉤這幾場戲中,都有宛如神來之筆的表現,這個紅色間諜形象還是沒能得到經典化確立。同樣的,張譯、秦海璐、朱亞文也都是好演員,無奈電影篇幅的局限與劇中“四人,兩組”的“分散”設定,使得人物形象難以達到凝練、集中的刻畫。其二,《懸崖之上》原先示意給觀眾的核心劇情是特工們執行“烏特拉行動”,結果情節從“營救人證”一下滑至“特工脫身”。而到最后,人證被安全送出的目標竟是靠著鏡頭一轉,囫圇達成的。這和影片開頭,四個特工神神秘秘分派任務,各自拿好“死亡藥丸”,約定誓死完成“烏特拉行動”的莊嚴相比,顯得極為草率,甚至給人一種虎頭蛇尾的感覺。由此可見,是敘述重點的轉移導致了故事結構的失衡。其三,電影邏輯存在漏洞:既然我黨在哈爾濱設有嚴密的地下組織,也在偽滿特務機構內部滲透進了智勇雙全的特工人員,那么由他們來完成“烏特拉行動”豈不更便捷、更合理?為何偏要勞師遠征一般,指派四個在蘇聯特訓了七個月的外來特工執行任務,平白增加行動的難度和風險?
在筆者的印象中,張藝謀導演的影片偶爾有“形式大于內容”的弊病。他是攝影師出身,尤其在意電影畫面所能傳遞的視覺感受。《懸崖之上》便有著導演個人鮮明的影像風格,好在未曾過火。片中紅的是血,白的是雪,在血色和雪色的強烈反差中,彰顯出特務分子屠戮的殘酷和革命先輩犧牲的慘烈。張藝謀在鏡頭敘事上的功力也屬深湛。片中火車遇險、酷刑審訊、別墅斗智、周乙洗嫌這幾場重頭戲險象環生,不少細節足見導演之匠心。像張憲臣在火車盥洗室內給戰友留下記號、傳遞信息那場戲,記號原意是:有人叛變,來和二組特工接頭的人是偽滿特務。但當王郁進去后,電影并沒有直接表明她是否看到了信息。導演在這里真可謂是“老謀子深算”了,處亂不驚地讓鏡頭語言“平鋪直敘”:張憲成出來后,有一個人進去了,這個人又出來了,另一個人進去了,另一個人也出來了,然后王郁才進去……中間進去的兩人中有沒有特務?特務對記號做過手腳嗎?做過哪些手腳?對這一切,我們無從得知,只能猜測。觀眾的胃口就這樣被吊得老高。而這個懸念直到王郁后來對楚良說:“(來接頭的)兩個人肯定是特務,以我對張憲臣的了解,如果一切正常的話,他不會特意去留暗號”,如此才一語道破玄機,觀眾不僅驀然省悟,且拍案叫絕。
所以說,雖然《懸崖之上》有這樣那樣的瑕疵或不足,它仍可算是繼《風聲》之后一部可圈可點的國產諜戰佳作。它發揮了電影這種藝術形式在視聽范圍內的顯著優勢,對戰斗在最險惡環境下的無名英雄們進行了極為純粹的理想主義表達。只是相比那些出類拔萃的諜戰劇,我們的國產諜戰片還可有更為細致、深入、多元的探索……